Search this site
Embedded Files
歷屆佳作|溫度日記 APP 線上徵文活動
  • 沒有想像得那麼糟
    • 踏錯的路,遇見的美
    • 轉職背後的成長故事
    • 焦慮的海市蜃樓
    • 1095 天的時差
    • 成長
  • 歷屆優選
    • 第五屆:對的決定
      • 巨型貴賓犬來到我身邊
      • 一張張電話卡
      • 最浪漫的流浪
      • 飛翔的女人
      • 一篇自白
    • 第四屆:寶箱
      • 他們的雙眼,是我夜裡的光
      • 16歲以後,以文蹈舞
      • 在遠方重拾自己
      • 相遇的意義
      • 枋寮的夕陽
    • 第三屆:後來,時光告訴我
      • 那些青春過後,失約的朋友們
      • 靜,夜思
      • 沒關係
      • 倆人
      • 鎖
    • 第二屆:致親愛的我自己
      • 願親愛的你無須勇敢
      • 你的孤芳,我自賞
      • 最好的 27歲
      • 我的我自己
      • 算不上情書
      • 致自己
    • 第一屆:小確幸
      • 酪梨麵包與黑咖啡
      • 春日下雨的午後
      • 平淡的早晨
      • 惦記
      • 暖心方巾
  • 活動簡章
歷屆佳作|溫度日記 APP 線上徵文活動
  • 沒有想像得那麼糟
    • 踏錯的路,遇見的美
    • 轉職背後的成長故事
    • 焦慮的海市蜃樓
    • 1095 天的時差
    • 成長
  • 歷屆優選
    • 第五屆:對的決定
      • 巨型貴賓犬來到我身邊
      • 一張張電話卡
      • 最浪漫的流浪
      • 飛翔的女人
      • 一篇自白
    • 第四屆:寶箱
      • 他們的雙眼,是我夜裡的光
      • 16歲以後,以文蹈舞
      • 在遠方重拾自己
      • 相遇的意義
      • 枋寮的夕陽
    • 第三屆:後來,時光告訴我
      • 那些青春過後,失約的朋友們
      • 靜,夜思
      • 沒關係
      • 倆人
      • 鎖
    • 第二屆:致親愛的我自己
      • 願親愛的你無須勇敢
      • 你的孤芳,我自賞
      • 最好的 27歲
      • 我的我自己
      • 算不上情書
      • 致自己
    • 第一屆:小確幸
      • 酪梨麵包與黑咖啡
      • 春日下雨的午後
      • 平淡的早晨
      • 惦記
      • 暖心方巾
  • 活動簡章
  • More
    • 沒有想像得那麼糟
      • 踏錯的路,遇見的美
      • 轉職背後的成長故事
      • 焦慮的海市蜃樓
      • 1095 天的時差
      • 成長
    • 歷屆優選
      • 第五屆:對的決定
        • 巨型貴賓犬來到我身邊
        • 一張張電話卡
        • 最浪漫的流浪
        • 飛翔的女人
        • 一篇自白
      • 第四屆:寶箱
        • 他們的雙眼,是我夜裡的光
        • 16歲以後,以文蹈舞
        • 在遠方重拾自己
        • 相遇的意義
        • 枋寮的夕陽
      • 第三屆:後來,時光告訴我
        • 那些青春過後,失約的朋友們
        • 靜,夜思
        • 沒關係
        • 倆人
        • 鎖
      • 第二屆:致親愛的我自己
        • 願親愛的你無須勇敢
        • 你的孤芳,我自賞
        • 最好的 27歲
        • 我的我自己
        • 算不上情書
        • 致自己
      • 第一屆:小確幸
        • 酪梨麵包與黑咖啡
        • 春日下雨的午後
        • 平淡的早晨
        • 惦記
        • 暖心方巾
    • 活動簡章

鎖

-- Nightsakura

  大學時和幾位同學結伴去日本自助旅行,第二天的晚上準備盥洗時,行李廂的密碼鎖怎麼樣也開不了。平時缺少外地生活的經驗,我因為這件「小事」非常的著急慌張,求助同伴,但除了H同學,其他人不是冷漠以對,便是不耐煩,頭也不抬各忙各的事。用了英文和肢體語言求助其他旅客沒有結果,最有可能幫上忙的民宿管理員也不見蹤影。

.

  我當下感到失望與詫異,平時課業上互相幫助、互訴煩惱的「朋友」竟變得如此無情,沒有釋出一點善意。眾人進入了夢鄉,我還困在真實漫長的夢魘中,邊哭邊重試密碼,每種三位數組合都輪過一遍,依舊徒勞無功,無助孤寂同這黑夜無比漫長。隔天終於等到房務人員的協助,一把破壞剪剪掉了難關,卻剪不斷纏繞心中的結。

.

  進入職場認識愈多人後愈發現,一開始你我物以類聚成為朋友,其實很多方面還是南轅北轍。不同成長背景、個人特質使我們對朋友的定義、相處方式有所差異。譬如我主動去深入認識其中原本不熟的同學C, C的家人一直忙於家族事業,無法有足夠的時間彼此照應,而她天生又擁有外人難以理解的症狀,每每耗盡精力與之抗衡,也遇過師長不理解而責怪她的情形發生。之後我常主動關心與陪伴她,儘管她自己時常要應付自身難關,然而她是在我失業低潮尋求幫助時少數同理與善待我的人。

.

  除了自身的領會,「我們真心幫忙朋友,但他們沒有義務幫回來」,長輩一句話如醍醐灌頂,因為人與人天生的差異,世上有幾個人就有幾種衡量事物的公式,所以感情、感覺從來就不該去計算,也不存在對等。不只是友情,愛情、親情等都一樣,一再比對貢獻多寡、求取同等回報,到頭來都只是無謂的煩惱。若是計較而不願付出,其實也沒必要,不論旅途,不論環境,不論交情,能夠幫忙到別人代表自己有能力,值得慶幸;無法獲得他人幫助,就當作自我考驗。只是關於誰跟誰比較好、誰對我忽冷忽熱這種事情,我已不太惦記,畢竟心裡少一分計較就少了一道沉甸甸的枷鎖。



上一篇:倆人

下一篇:那些青春過後,失約的朋友們

App Store

Google Play

Facebook

Instagram

網頁設計:珈宜、湘瀅
主辦單位:蜜思文創  規劃執行:溫度日記
@2024 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
Google Sites
Report abuse
Google Sites
Report abuse